阳明病发潮热,当大便□、小便数也。在中者,轻则烦惊,重则昏狂,烦惊□语者,热乘于心,神不宁也。
此少阴病之提纲,后凡称少阴病者,方有执曰:少阴肾经也,居于极下,其脉起于小趾之下。脉浮细,身热嗜卧者,阳也;脉沉细,身无热嗜卧者,阴也;脉缓细,身和嗜卧者已解也。
通身大汗出,热当去矣。 肝俞在九椎下,肺俞在三椎下,各去脊中二寸,二穴并主泻五藏之热。
成无己曰:烦者,风也。 上条脉微无汗,不可发汗者,是以脉为主也;此条有汗脉紧,不可发汗者,是以证为主也。
阳已虚,尺脉弱涩者,复不可下之。若谵语脉短,为邪热盛,正气衰乃阳证见阴脉也,无法可施。
一、二日吐之者,腹中饥,口不能食;三、四日吐之者,不喜糜粥,欲食冷食,朝食暮吐,以医吐之所致也,此为小逆。加白术者,燥中湿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