厥阴之上,风气治之,而有包络之火;少阳之上,火气治之,而有甲木之风。若夫内因之阴阳,阳生于阴,阴生于阳。
爰按内经分脏别腑,并检成方,酌定主治,条例如下。乳痈速服栝蒌散,当归白芷青皮甘。
此又宜黄连、枳实之类以抑胃,、术、姜、枣之类以扶脾。凡神志昏昏,惊狂冒闷,烦渴呕吐,语短内疼,鼻衄唾红,眼红面赤,骨热肤哄,肠垢尿多,胸满顽痰,谵语多汗,甚至四肢厥冷,懵不知人,不问男子妇人,皆血证耳。
产后起居太早,产门感风作痛,衣被难近身体,宜用祛风定痛汤。先君子曰∶东庄不有云乎,金镜三十六舌,当参其意而勿泥其法,更有三十六舌之所未及者,须以意通之。
《五常政大论》曰∶必先岁气,无伐天和。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,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,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,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,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。
太阳之气,主于皮毛之间,寒伤太阳,是以六气相传,七日来复,若入于经荣,则为桃仁承气、抵当汤之血证,不复再传阳明矣。痿缓之脉,顺则散而虚,逆则坚而疾。